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山東省微山縣趙廟鎮大力探索黨史學習教育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機制,通過社會治理、盤活資源、民生工程建設等各項舉措,努力打造成凝聚民心新高地。
微治理,大服務。為提高轄區村級精細化服務水平,創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著力將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相融合,按照網格化標準,將各村細分為多個小網格,由網格長進行點對點負責,打造凝聚群眾的“主心骨”,不斷提升村級服務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借助微信平臺,開啟網格管理的“信息時代”,網格員的民意走訪、事件上報、矛盾排查、問題化解形成閉環式管理,對一些敏感問題抓早、抓小,提早介入,把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了“大事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盤活資源,激發活力。近年來,該鎮通過閑置資產盤活,結合政策因地制宜建成扶貧項目,讓轄區內“沉睡資產”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村集體發展經濟、增加收入的新來源,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激發鄉村振興的動力。各村借力扶貧幫扶東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和發展多種模式的村集體經濟項目,增強“造血”能力和村集體收入,提高了黨支部服務水平,黨員和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攀升。比如佀樓村光伏長廊項目、趙樓村扶貧車間、趙廟村紅白理事會堂等。
群眾利益無小事,點滴暖民心。該鎮自推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來,多方協調,配合各村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安裝路燈、坑塘治理、實施自來水管網改造、道路硬化、開展志愿服務、文化下鄉、送健康到家門口等系列“暖心事”串起“大民生”,真正把“辦實事”落到實處,落進居民群眾“心坎”上。
據了解,下一步,趙廟鎮將繼續堅持黨建統領,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聚焦居民最關心的事情,破解社會治理的難題,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黨員的“使命感”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將全鎮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